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2009年6月22日

一個民族的心理治療 : North Face


如果我們可以躺在心理醫師的牛皮椅上,留著淚水,緩緩道出埋藏心底的悲哀。作為一個民族,一個集體意識,過去的挫敗,又可以被如何的一再陳述?

North Face 拍攝的是1936年納粹者發起全國青少年挑戰阿爾卑斯山北壁的活動,很多人都認為那是死亡之墻,但還是有2位德國青年挑戰,而最終失敗的故事。

說真的,這是個危險的題材。

相對於 Downfall ( 帝國毀滅 )、Sophie Scholl - The Final Days ( 帝國大審判) 這類反思納粹政權、政治正確的歷史影片,North Face 碰觸的題材,很容易變成納粹德國的德意志精神宣傳片。而我也相信,這影片兩個主人翁不為艱辛,挑戰不可能的經歷,甚至在片中協助奧地利登山隊的伙伴精神,也很有可能曾被納粹德國作為宣傳神話。

挑戰不可能 --> 德意志精神 --> 納粹神話 --> 危險危險

不過,這只是無聊擔憂,導演很自制、謹慎的避免了太過明顯的英雄主義呈現,使整部影片保留足夠的娛樂價值。而不至於碰觸敏感神經。(話說回來,這整部片也很可能是用現代的手法重新包裝了一個過去的納粹神話... )

能在德國看到這類型題材的影片,或許不是壞事。或許是看到他們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限制後,開始能坦白面對以往的歷史。

或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的國家,還一直被60年前的歷史幽靈所束縛。但,反過頭來,想像,如果要在台灣拍攝一部 關於21師(228事件後在基隆登陸,武力鎮壓平民的部隊)的歷史電影,會是一個甚麼樣的光景呢?

不敢想像。

如果,我們不能像心理治療般,將自己的歷史徹底反芻、攤開、正視,我們又如何清明的面對自己的命運呢?

0 command::

張貼留言

 

      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本著作旅人散策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