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e High ,中文騙商很聰明的取名為【歐巴馬的勝利大道】,想當然耳,以為是歐巴馬的競選過程記錄片。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影片本身倒不難看,內容主要是討論美國總統競選的文化,恩應該算文化吧。談些競選策略、選民的期待、政治與現實的落差、候選人表演政治學之類的議題,中間穿插一個17歲歐巴馬支持者的年輕觀點。算是中規中矩,但和歐巴馬沒有太多關係的片子。如果不是很聰明的在封面上放了張大大的歐巴馬海報,還有點難以想像,這樣的記錄片居然可以做國際發行。
影片有個段落說:【選民不想看25頁厚的政策白皮書,他們只想要25秒能打動人心的口號。】有點巴拉的老生常談。但忽然間,我明白了一件事。這不就是【代議政治】的本質嗎?以前我們老是強調政策、議題、分析,希望選民能理性分析後,投下正確的選擇。但現在社會,有太多事情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生計、家庭、娛樂..... 公共議題?選民哪有時間和興趣去看厚厚一本政策白皮書,所以他們才要選出代為決策的人阿。所以,問題不在於議題,而在於候選人是否能被【信任】。
我信任阿扁還是信任馬桶,或更正確的講,我比較不信任馬桶還是比較討厭阿扁。這是人與人之間個人層次的判斷,和公共議題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候選人的個人特質,或知識份子厭惡的【明星特質】才這麼重要。恩。學了一課。
0 comman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