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的導演是著名法國攝影師、生態學家、環境保護者Yann Arthus-Bertrand ,Yann Arthus-Bertrand專門從事空中攝影已超過30年,極具聲望。他的空中攝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空中看地球)》被翻譯成24種語言,銷售量超過3百萬冊;同名的免費攝影展在全球110個城市展出,觀眾達1.2億人次。而《Home》便是 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攝影和環保工作的一次動態精華薈萃。法國著名導演 Luc Besson則擔任《Home》的制片。
整部影片拍攝時間跨度18個月,共計217天穿越54個國家120個拍攝點,使用裝在直升機上,具有陀螺穩定器的Cineflex V14 TM - AXYS高清攝影機拍攝了733盤錄相帶,樣片總長488小時。影片拍攝得到巴黎春天集團(Printemps Pinault Redoute)1000萬歐元的資助以及許多著名品牌的贊助,包括YSL, Gucci,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等。
過去50年,人類對地球的改變,比前面20萬年還要多,令這個美麗的藍星球千瘡百孔:大河斷流,資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減少,氣溫上升,氣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種滅絕......
*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 全球軍費開支多于援助發展中國家經費的12倍
* 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億人沒有干凈的飲用水
* 10億人在飽受饑餓
* 全球超過50%銷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與生化燃料上
* 全球40%耕地質量下降
* 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給毀滅
*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生物品種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
* 75%的漁產品已耗盡或面臨耗盡
*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
* 冰冠的厚度40年來減少了40%
* 到2050年,可能導致多達2億的氣候難民
八拉八拉.... 簡介貼完了。
下面才是真正的觀影感受...
先說好話,這部影片的視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許多場景比起好萊塢的科幻奇幻電影要更具視覺震撼力,更魔幻,然後你還要不斷提醒,這些真的是真實的場景耶... 挖靠。這攝影和電腦調色真的是太強了。
但哇完之後... 就沒了。
耶,環保理念呢?人家費盡心力可是要傳達高尚的理念的啊。 嗯,很好阿,現在很流行啊,我們也都有在做環保也,吃外食都會記得自己帶環保筷。大概就是這樣吧。
其實也不是要抱怨,但由片頭一開始YSL, Gucci, Boucheron,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一大堆名牌組成了片頭四個大字HOME,似乎就注定了這部片子的宿命。
一種不協調感。
一種... 看著虛偽政客站在舞台上高喊世界和平的油膩感,滿滿的充斥著觀影的味覺。
絕對不是批評這部影片不好,也不是質疑影片所要宣達的理念。但怎麼說呢?要這些時尚名牌來為環保發聲?
影片一直說,20%的人消費了80%的地球資源。那很簡單阿,把這20%的人都砍了頭,起碼解決一大半的地球問題吧。真不巧,這部影片的觀影者大概都是屬於那20%該被砍頭的人吧。但沒關係,大家不用砍頭,只要第三世界的人(中國、巴西、印度、非洲、八拉八拉)不要也想跟著享受現代生活,不要破壞僅存的環境資源,世界就會和平了... 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en. We....
恩,這些話是在說這部影片,不是在批評環保理念。大家都知道我一向是環保不落人後的。
0 comman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