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2011年7月3日

鹿野忠雄雪山拍攝筆記:雲

在雪山的第五天,雲來了。

鋒面由西北逼向雪山,山谷間出現雲氣。我們看著濃厚的雲層,遠遠的由宜蘭三角盆地順著山谷,緩緩的越積越厚。我心想著,雲霧是否會掩蓋到三六九山屋所在的山谷?

嚮導老鷹由聯絡中知道,天氣即將轉變,明後兩天可能會下雨。攝影隊繼續留在山上,等待東海生物系的調查隊。師大的學生一早已經先下山了。大貓透過無線電回報說學生順利下到了七卡。一切平安。

中午過後,陸續幾個隊伍的登山客上來三六九。問了一下,有幾個是大業大學的學生,也是來做研究的。東海的學生據說一邊上山一邊裝置調查設備,行進速度較慢。

下午三點,攝影師萬大哥等不及了,怕沒光。提議往東峰走,去找他們。我們往東峰走了一小段路,很快的看到山徑旁丟了幾個登山背包,箭竹叢裡傳來人聲。

我朝路邊濃密的箭竹叢裡喊了幾聲,果然就是東海大學生物系的哺乳動物調查隊。他們就在箭竹叢中,檢查替換紅外線自動相機的電池。

烏龍是東海調查隊的領隊,上來進行雪山地區哺乳類動物的生態分部調查。這個計畫已經進行三年了。去年,由原來的動物調查,整合成雪山生態系的大型綜合研究,範圍包含了動植物,環境氣候等不同領域,跨集數個不同學校,許多研究單位。東海生物系的哺乳類動物調查,原始構想是要有系統的進行量化研究,並和鹿野忠雄當年的研究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烏龍說其實Kano san 80年前做過研究之後,後來就沒有人再進行雪山地區的生態調查了。大部份研究都是針對單一族群,所以有很多空白的地方。

他們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捕鼠籠,蝙蝠網等不同方式,沿著雪山東側山區,不同高度位置,放置了十幾個研究裝置。每兩個月固定上山,替換相機電池,記憶卡,檢查拍攝的照片資料。

烏龍:和鹿野當年的研究資料比對。我們發現動物的棲地普遍都往高海拔移動,原本在2000公尺活動的族群或物種,現在可能都移到3000公尺高度。這可能是人類活動影響,也可能是全球暖化的關係。

我們在箭竹叢中聽烏龍解釋獸徑;足跡;動物排遺;並示範Motion Sensor Camera的操作方式。

烏龍:對我們學生物的人而言,鹿野可以說是神!他當時進行研究,需要自己獨立開拓路線,缺乏現代裝備,露宿在野地,而且,他進行的調查範圍之廣種類之多,都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

結束了烏龍的訪談。回到369基地。半山腰,遠處雲霧開始翻騰,低海拔的雲霧沿著山谷向上竄,高處的雲順著森林往下流。兩股雲氣交會快速翻動,很快的覆蓋了整片山谷。在這雲海中,我們終於遇見了鹿野在80年前,對台灣這片山林的熱情與執著。

 

 

Posted via email from 旅人散策 travel:live

0 command::

張貼留言

 

      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本著作旅人散策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