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老家是個女系家族。奶奶(正確的說是外婆)生了五個女兒,爸爸是入贅,我自己也是跟著媽媽的姓。因此,每年年初二回娘家是傳統家族聚會的大日子。這個習慣,即使在爺爺奶奶都過世後,還是繼續著。
初二回娘家的餐會總是席開兩桌,一桌大人(男人)、一桌小孩。坐不下的媽媽、阿姨們總是藉口在廚房忙碌,躲在廚房聊天或跑來跑去招呼大家用菜。雖然不是個大世家,但家族成員五湖四海四處分散,許多親戚搬到台北、高雄,近幾年也有人開始到中國做生意。過年,回鄉下老家敘敘舊,好像回來加點油,可以為一整年的努力繼續下去。
每年大家的話題或多或少會圍繞著當時的社會時事走。記得大學一年級時,剛接觸了左派學運社團。放寒假,帶了本馬克斯的「共產黨宣言」回家裡看。不知道為什麼,放在書包裡的紅色小書,被當老師的阿姨給瞄到了,著時引起不小騷動。當時,剛剛解嚴不久,民進黨還在街頭抗爭。席中大家對街頭運動當然也有許多批評,不過,最主要的意見還是:「年輕人不要碰政治,不關我們的事!」
記得很清楚,到了2000年阿扁當選總統之前的那一次春節聚餐,社會氣氛已經大大不同。所有麻豆人都對阿扁阿珍充滿期待。最好笑的是,在台糖任職的姨丈這時也侃侃而談,說當時工會抗爭,他也去街頭參加遊行云云,已經都忘記以前是如何罵我這個搞運動的毛頭小子。
2004年。麻豆人還是會支持阿扁,但已經沒多少人想談政治了。其實,如果不是阿扁被槍擊,如果不是陳文茜帶頭在電視上說槍擊案是阿扁自導自演,激起了大家的公憤,那次總統大選,我家人大概都不會去投票吧。漸漸的,這幾年大家對民進黨、對阿扁的批評越來越多,尤其住在台北的阿姨更是對民進黨深表痛心。
今年年初,氣氛當然更不好。席中,一個開紡織公司、事業最大的長輩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其實,看清楚了,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沒什麼好爭的。」或許是因為他們到中國投資尋找事業的第二春,或許是...
我的感受是,大家已經喪失了所有的自信。這樣的感嘆?台灣近十幾年來的努力似乎都化為烏有。
常常覺得,距離台北越遠,距離媒體越遠,越能貼近台灣的真實民意。工具性一點來說,對當年的政治選舉結果預測也會越準確。
現實和理想主義總是在交錯擺盪。情況越好,我們就越有自信,越是充滿理想,認為可以靠之手爭取未來。反之,我們總是消極的,垂頭喪氣的認為:為了當老師就要送紅包給校長;做生意就是要送紅包給長官;窮人絕對鬥不過有錢人;當官當民意代表一定要貪污;地方政治都是黑道在把持...這些都是「社會現實」。
這十年來,台灣人靠著做頭家出頭天的一口氣,改變了許多老國民黨時代既成的「社會現實」。雖然阿扁被抓到大牢裡,雖然民進黨墮落到令人噁心,但這都不會改變一個事實:台灣創造了一個民主的社會。即使國會裡有4/3的國民黨,但他們都不能輕而易舉的把台灣社會帶回20年前的戒嚴時代。
台灣因著人民的努力而變了。「社會現實」也會不斷被挑戰。
許多朋友因為社運蕭條、政治腐敗而對台灣未來憂心不已。但,這其實代表了台灣社會已經越趨複雜,台灣不再是二十年前一心一意挑戰國民黨霸權的極權社會,現在的台灣交雜了各種政治意圖、交雜了資本主義的種種矛盾、也交雜在更複雜的全球化經濟市場中。當然,許多事情不是我們自己所期待,但,這不就是民主與多元嗎?
在這個諸神交戰的民主社會中,我唯一希望、虔心祈禱的是,台灣人民永遠可以保持堅強的自信心。這是我們的台灣,我們自己決定自己的道路。
─ 記於 澎湖公投否決設立博奕特區。為澎湖人喝采!
0 comman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