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承認吧,我在台中住了大半輩子,已經忘記上一次搭乘公車是什麼時候了。大學時候搭過幾次,都是由東海大學直接搭到台中車站…要到其他地方?騎機車比較快。
也不是對公車特別冷感,而是對繁複的搭車轉車流程感到不安。每次搭乘公車老是搞不清楚現在到底到哪裡了,來到陌生地區時,更常坐過站;搭上車時,又要緊張這個方向到底對不對…焦躁不已。
以前在台北住了五年,也沒搭過幾次公車。在台北,「會」搭公車的朋友,都買一本公車路線手冊,隨身攜帶。我是看到那厚厚一本公車路線查詢手冊,心就先涼了一半,沒那個力氣去查尋先搭哪一台公車、再到哪裡轉車…
出國自助旅行時,也是一樣的情況。捷運OK,公車免談。
但是,這個印象,到了日本京都時卻完全改觀。京都不像東京,只有聊勝於無的兩條捷運,沒啥用處,利用的人不多。但我第一次到京都時,也沒事先研究地圖、也沒研究交通,只出了京都車站,到右手邊的Information Center隨手拿了一張公車路線圖,看了5分鐘,就完全瞭解京都的所有交通資訊了。

5分鐘,相對於台北的5年,相對於台中的10年。難以想像如此大的差異。
京都公車系統其實就很像捷運,每一條街道都有公車固定巡迴,十幾條路線就在市區裡團團轉。這些路線都清楚標示在一張公車路線地圖上,每站公車都會停靠,宣告現在到哪一站了。乘客,尤其是我們這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外國人,很快就能進入情況。
簡單的說,在京都是把公車當捷運來坐,但成本相對低廉許多。
台中終於要蓋捷運了。花了伍佰億,要蓋一條路線。實在很難想像就這麼一條捷運,誰會去搭乘?也不能抱怨太多,畢竟總是個開端。
但,作為一個市民,其實我們要的不多,我們要的只是一個簡易完整的大眾交通系統,管你是捷運、還是輕軌、還是公車… 哪天台中市也出了這麼張五分鐘可以看的懂得交通路線圖時,再來談談現代化國際都會吧。
分享一篇網路上的文章: 學生寫的,反而能樸質的抓到核心...
0 comman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