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仙台搭乘新幹線到盛岡,換乘白鳥號到函館。四個小時的行程。進了北海道,空氣顯得涼了許多。鐵路兩旁出現了更多的原野景觀,房子更簡單了些,出現更多的鐵皮屋。來到日本更邊緣的地方。
抵達函館,已經下午2點多了。在車站時,發現這裡有班大沼號SL蒸汽列車,夏日限定行駛,剛好這幾天有運行。很高興的預定了明天的位置。JR Pass不用額外的費用,真好。
明天要繼續往扎晃走,在這裡只過一夜,只能挑重點先看看。離開北海道時,還會再回來住一天。所以先在這邊把一些行李寄放在旅館櫃臺,下次回來時再過來拿,減輕行李重量。
函館是日本本州進入北海道的門戶,除了鐵道外,也有定期交通船來往青森。它向日本海延伸出一個小半島,彎抱著一個天然的避風港,自明治初期就是外國人來往日本的重要港口。

JR車站就在函館港口邊,旁邊函館朝市,觀光客群集的美食市場。函館街道有兩線輕軌列車,幾個重要景點都相當方便。順著港邊海岸走,是青函聯絡船紀念館摩州丸,函館水產物地方卸貨市場。接著看到一區舊倉庫改建的新購物商圈──金森紅磚倉庫群。
這裡是以前外國船隻卸貨堆放舶來品洋貨的倉庫區。傳統倉庫功能消失之後,閒置空間再利用,轉型改建成港邊浪漫異國情調的複和式購物商圈,相當具有特色。可以購買北海道各式各樣具有特色的物產,也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吃個冰淇淋,或是招台人力車,好整以暇的逛上一圈。古老紅磚建築爬著綠色青籐,像是來到荷蘭阿姆斯特丹,情調滿分。或許未來高雄也會出現這樣的地方。


離開紅磚倉庫,看到一根日本最古老的電火柱。6點,接近黃昏了,下一個地方是要上去函館山看世界著名的夜景。
沿著二十間坂往山上走,來到登山纜車站。搭纜車到山上。
函館山的夜景據說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個不知道是哪裡,紐約曼哈頓外港?香港七星碼頭?還是東海大學望高寮?)來看夜景的風雅旅客當然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多,整個山頂停車場擠滿大型客車,觀景區平台上擠滿了人。大批旅行團遊客呼嘯湧入,其中夾雜著不少熟悉的台灣國語。
雖然人聲鼎沸,雖然得在高緯度的寒風中等上兩個小時,但是值得。
地圖上,函館山就像是個倒懸的女王頭,伸入津輕海峽中。左右兩個大大的弧形海灣勾勒出女王細長頸部,函館主要市區都在這頸部位置。高緯度的湛藍色天空慢慢轉變成黃昏的多層次黃色,整個城市街道,在落日黃色光輝中,顯的特別透亮。天氣真好,乾淨清朗。
太陽演出了完美的落日,光線慢慢消逝,函館市區的街燈逐漸亮了起來。鳥瞰函館市區的街燈更是晶瑩剔透。兩邊海灣逐漸暗黑和天空溶為相同的黑色,只剩下中間的街燈顯出光芒,好像女王頸上掛滿的細碎鑽石一般,閃閃發光。
真好。一百分的夜景。
0 comman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