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2005年8月9日

第二天的勞動!!


「勞動假期」可不是鬧著玩的。

經過昨天一整天辛勤勞動,兩隻手臂肌肉痛的不像話。連吃了兩個止痛藥,半夜又爬起來貼了酸痛貼布。

五體不勤,太久沒有勞動了。

但看著清靜多的諾大院子,心裡還是充滿了成就感。兩堆碎石、數十顆大石頭、五輛陳年堆積的舊牛車都已經被整理歸位。今天可以開始掘地的工作了...


早上用過早餐,到了仁正家裡,看到仁正已經抱著耗子坐在小怪手裡頭開始整地了。

因為打算要在穀倉外整理出一個鋪磚的車道空間、穀倉內的地基也要重新做過,所以仁正租了一個星期的小型挖土機。

不像台灣,仁正說在德國「師傅」的行情是一個小時將近100塊歐元,等於台灣師傅的1.5倍日薪,除非是有錢人,否則根本無法負擔請專業工匠施工的費用。反正,德國人秉持了優良的工匠傳統,凡是都自己動手做,專業工具銷售店生意興隆。

隔壁鄰居家裡,也總動員在為一間興建中的房舍鋪設屋瓦。這間隔壁的房子從我們第一天到達德國就已經在鋪屋頂了。第八天了,還沒鋪完。對比於我自己請師傅撲屋瓦時,一天就能完工的經驗,未免太沒有效率了。

「他們都是自己動手鋪,你看到的人都是親戚朋友,沒有找師傅。」

「德國人的效率」這個傳統的認知概念可能要重新定義了。




回頭來看仁正租的小怪手。

沒有「附贈」操作員,純粹只是租了一台機器。

只見仁正半生不熟的慢慢操作著,但藉著挖土機協助,今天的工作大有進展。很快的在穀倉前掘出一個寬約3.5米,長近15米,深0.5米的淺坑。

雖然只是條磚鋪的車道,但這可不是我所想像的把地面壓實鋪上磚頭這麼簡單的動作。仁正要求要先挖出地基的淺坑,下午級配進場鋪上碎石,用「戰車」夯實後,再鋪上更細的卵石,整理水平後,才會鋪上磚頭。

「只有這樣,才能讓地面保留水氣上下流通的縫隙。」

怪手操作時,我們只能在旁邊幫忙撿些地裡挖出的石頭,堆到旁邊作為日後使用的建材。
當然,今天大部分的時間都還挺閒的。

反正雙手也沒力氣了。

只有秀蓮很高興的到處搶救整地中可能被傷害的小樹苗,趕快移植到其他地方。

因為有了機器,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怪手來解決。

閒散著。偶爾做些無謂的整理動作。大家難免抱怨說不知道要幹嘛。我看仁正其實也不知道要叫大家幹嘛。只看他不時雙手抱胸、撫著下巴考慮接下來要怎麼做。當然沒有理由認定仁正一定會先有全盤規劃,幫所有人分配的穩穩當當,反正自己動手做,邊做邊看吧。

「之前我們做室內地基,機器進不去,所有的卵石可是人工一剷一剷的到進去的。」

效率?再看吧!

0 command::

張貼留言

 

      HOME  |  ABOUT ME  |  PHOTO  |  FACEBOOK  |  PLURK  |  POSTEROUS


      本著作旅人散策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