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修理老房子的書
也不是Peter Mayer那種普羅旺斯異國田園指南
不要被次標「住在德國˙童話˙屋」給騙了
這裡頭談的可不是童話般的浪漫異國生涯
而是一頭栽入另樣生命旅程的扎實記錄
對我而言,「仁正和湘玲」一直是個理想符號
一個學數學、一個學社會學
夠抽象到能掌握理論性的理念
又夠踏實到能扛起粗壯木樑
願意一直在理論和現實中尋找平衡點
讓我得以遠遠的看到生命的豐富可能性
當然,這些想法都只是我自己腦海的投射想像
和在德國現實中拼命奮鬥的夫妻倆沒有必然直接的對應關係
喜歡透過文字裡的隻字片語
去理解掌握所謂「綠色生活」的可能樣態
「環保」在台灣顯的太過道德訴求,脫離現實
要麻素食主義者、要麻大自然保育專家、要麻有強烈宗教生命情操
喔...喔...好了不起喔...
回到都市叢林,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冷氣機
只能騙騙國小學生作作垃圾分類
問題不在於「綠色」理論不食人間煙火
而是我們並沒能理解這背後的運作原理
沒人去想像風力發電如何成為具有商業競爭力的能量來源
只認為那是要靠「政府補助」的怪異新潮實驗
沒人去衡量木材作為建材、燃料與二氧化碳排放的實質道理
只認為木材就是盜伐、破壞雨林
總而言之
我們不懂
不懂為什麼要選擇「綠色」生活
參加甚麼吃飽了撐著的環保營
還不如回家抱著東森購物頻道
喜歡仁正的談法
「這些和道德理念無關,當你的水費就是這麼貴時,你就會想辦法省水... 當新能源可以成為賺錢時,自然就會有人投入...」
這是很簡單的商業邏輯,大家都懂
如果「環保」真的是可欲的、好的價值系統
那就應該像建立科學園區般的熱情
透過政策性支持,讓它變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明星產業
當政府可以擺脫「教育人民」的想法時
「環保」才能擺脫那種「新生活運動」可悲道德標籤吧!
離題遠了
再次熱情推薦!!
都市流浪者、書本旅遊家、綠色體驗者還是無聊的偷窺癖
相信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的想像
---------------------------------------
作者簡介: 胡湘玲 德國汗得學社(HAND e.V.)社長,現任職於德國魯爾波鴻大學東亞研究學院。兩度募集相信「勞動價值」的朋友,分別前往白俄和潭南展開協力造屋計畫。著有《核工專家 vs. 反核專家》、《到天涯的盡頭蓋房子》、《不只是蓋房子》。
1 command::
更新吧更新吧~~XD
張貼留言